9月10日上午
湛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
向海图强 全面发展蓝色海洋经济新闻发布会
通报2025年上半年
湛江市海洋经济发展情况
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刚,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岑丹红,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苗锋,市文广旅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晨,湛江湾实验室副主任洪鹏志参加会议,中共湛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湛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李艳主持会议。
发布会透露 2025年上半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 初步核算为623.31亿元 同比增长6.05%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4.41% 海洋经济支撑高质量发展的 “压舱石”作用不断凸显 2025年海洋经济城市竞争力 综合评价排名全国第19、全省第3 “蓝色粮仓”建设成效显著 海洋渔业产量产值连续30年居全省首位 湛江作为全省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主战场之一 已形成湛江湾、雷州湾 流沙湾、草潭湾等 四大深海网箱养殖集聚区 建成大型养殖平台6个 数量约占全省38% HDPE网箱3451个 总量约占全省54% 湛江的水产种苗产量稳居全省第一,现已成为我省海水种业最重要的创新基地,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持续丰富,形成“金鲳鱼当家品种”+“特色品种”的产品矩阵。 在装备制造方面,“恒燚1号”建成投产,全球首创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成功下水,实现了多品类多型号养殖平台技术继续领跑全省。 此外,全市现有水产加工企业200多家,其中包括6家国家级涉渔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年加工能力超100万吨,水产品销售网点遍及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已成为国际对虾交易中心,“买全球、卖全球”格局初步形成。 “蓝色引擎”动能澎湃 现代化临港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2025年上半年 全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6亿吨 排全省第3位 湛江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共有规上企业50家 已引进世界500强企业4家 上市公司企业3家 高新技术企业5家 全市临港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总产值超千亿元 依托湛江港提升现代化集疏运能力,湛江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乌石港区、徐闻港区等港区设施优化升级;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建成投产,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廉江核电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湛江临港经济区等重点产业平台有序推进;编制主导产业链招商图谱,成立宝钢、中科炼化、巴斯夫等政企联合招商专班,推进产业链招商工作。 “鲜美湛江”引客千万 海洋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 湛江上半年共接待游客1462.08万人次 同比增22.5% 旅游总收入147.63亿元 同比增23.5% 湛江依托生态旅游资源,积极打造“鲜美湛江”文旅品牌,整合海洋、民俗、生态等多元文化资源,推动“旅游+”多业态发展。聚焦看海、亲海、乐海主题,大力发展“鲜美”和“水上运动”文旅业态,加快打造半岛风情城市和高水平滨海旅游目的地。系统规划建设“五岛一湾”滨海户外运动目的地,成功举办水上运动嘉年华、“红树林之城”马拉松等活动。 “蓝色宝库”锻造未来 海洋新兴产业聚能起势 湛江风电总装百万千瓦智能制造中心 已于今年1月7日正式投产 成功引进广东蓝水 江苏海力等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设立百亿级产业基金 吸引了深圳思傲拓科技落地水下机器人项目 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海洋生物精深加工产业延链提质,成功开发方格星虫、鱼鳔、海藻等地方特色水产品。湛江博康海洋生物有限公司已建成东方鲎人工育苗、养殖与综合开发利用完整产业链;湛江安度斯公司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鲎试剂供应商;宝钢湛江钢铁基地配套的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项目,填补了国产化海水淡化项目运作模式的空白。 接下来,湛江将锚定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建设特色型现代海洋城市的目标,通过“4个1”行动,即1个规划、1个专班、1揽政策、1个计划,全面发展蓝色海洋经济,力争2025年海洋经济增长率达到6.5%左右,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400亿元。
湛江依托广东海洋大学、湛江湾实验室等高校院所,聚焦种业攻坚,硇洲族大黄鱼本土化人工繁育技术实现突破。全市拥有480家苗种场,数量占全省23.6%;其中国家级水产良种场2家,占全省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