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政府 湛江市人民政府

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发有为吹响新时代号角

发布时间:2019-03-07 11:24 来源:本站 点击数:209
浏览字号:

奋进新时代,湛江再出发。

  一套套助力振兴的组合拳打出来,一条条振奋人心的捷报传过来,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在2018年一声比一声高亢嘹亮,一次比一次振奋人心,在湛江大地上久久回响——

  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多次提到湛江,赋予湛江“湛江作为重要发展极,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的重大战略定位,对巴斯夫项目落地湛江给予充分肯定,要求湛江抓住海南自贸区建设机遇,加强与海南对接合作、相向而行。5月,省委书记李希到湛江考察调研,要求湛江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要做好临港产业、滨海旅游、特色优势农业、军民融合“四篇文章”,以新的更大作为开创湛江改革发展新局面。日前,中央正式备案同意《广东省关于市县机构改革的总体意见》,湛江在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中被定位“大城市”,压在湛江肩上的发展担子更重了。

  新使命蕴藏新希望,湛江闻鸡起舞,日夜兼程。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934.24亿元,增长1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46亿元,增长11.4%;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1779.5亿元,增长15.1%;1-10月全市旅游接待游客4379.1万人次,增长21.3%;实现收入427.3亿元,增长21.2%,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形成了“看好湛江、投资湛江,凝心聚力、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当前,湛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叠加机遇”吹响了振兴发展的号角,也指明了方向,正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加快从“跟跑者”“被动者”“畏难者”向“领跑者”“主动者”“奋进者”转变,以新担当新作为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奋力前行。

  推动质量变革 现代产业“千帆竞发”

  踏上新征程,容不得半点彷徨、犹豫和懈怠,需要以奋发有为的姿态披荆斩棘,不断开辟新的局面。要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成为区域经济中心,湛江的核心在于发展实体经济、壮大实体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湛江扛起时代责任,用好用足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抓住重点,深入实施重大工业产业项目达产增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提速、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蓝色海洋综合开发“五大产业发展计划”,有力拉动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着力实施了一批补短板、惠民生、高质量的重大项目,有效撬动投资持续稳定增长,有力地确保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与此同时,在扩大有效投资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挖掘投资潜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一方面,致力于把园区扩能增效与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实施“一县(市、区)一主园区、一园多区、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发展战略,科学定位园区主导产业,引导园区错位发展、产业集聚发展。另一方面,落实市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推动项目、资金、用地与环境指标向产业园区倾斜;坚持基础先行、管网先建,完善园区配套设施,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全市园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承载能力大幅度提高,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注脚。今年1-10月,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居粤东西北地区首位;钢铁、石化、造纸三大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达930.26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7.3%。宝钢湛江钢铁基地一期工程全面达产达效,二期工程3号高炉项目力争明年一季度开工建设;中科炼化项目预计明年下半年建成投产。

  借力产业调整,湛江正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随着中国重化工行业外商独资第一例、德国巴斯夫项目落户湛江,湛江在建和扩能增效投资额超100亿美元的重大工业产业项目有3个,已成为我省经济新增长极和临港大工业发展主战场。与此同时,引入招商局集团开展“1+N”战略合作,计划投资约463亿元,建设项目20个;与华侨城集团签订全域旅游开发合作协议,未来五年华侨城集团将投资500亿元重点打造湖光岩景区等五大项目等等。

  推进效率变革 体制机制逐渐完善

  效率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而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投入产出比的竞争、效率高低的竞争。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也是支撑湛江再出发的最大动能。湛江正认真谋划推进改革开放再出发,进一步激发发展动力活力,将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落实省“民营企业经济十条”“实体经济十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当好企业的“保姆”和“保安”,千方百计支持和服务民营企业发展。

  目前,我市共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33.78亿元,下半年重点跟踪服务200多家重点企业,支持25家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稳定增长,保障27个年内计划投产项目顺利投产达产;优化“小上规”申报全程服务,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0家。

  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湛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支点城市,湛江在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市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努力争取将湛江港和东海岛纳入广东自贸区扩区的片区,探索推动与澳门共建自由贸易港,与深圳南山在湛江合作共建高新产业园。加强与海南的对接合作、相向而行;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示范区,进一步提高海博会、水博会、农博会等展会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仅2018中国海博会就达成交易合作意向1100亿元。

  推进动能变革 创新驱动蔚然成风

  新时代,湛江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已成为一片兴业福地和投资热土,凝聚起了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动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欠发达地区,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基础比较薄弱,高端创新型、领军型科研及专业人才仍比较稀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聚力抓好湛江高新区建设,使之成为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

  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对标先进地区,奋起直追,加快培育发展创新主体。去年9月,我市编制出台了《湛江市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培育计划》),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纳入五大产业计划之一,高新产业上升到罕见的高度。《培育计划》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和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

  政策实施以来,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国务院批准我市高新区升级“国字号”;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被列入省政府第二批启动序列;2018年共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26家,通过网评8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8家,高企总数预计达到192家。预计今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90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有望突破700亿元。

  当前,我市抓住湛江高新区获批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的契机,按“一区多园”模式统筹湛江高新区建设,省海洋实验室启动建设,湛江海洋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启动运营;争取中船重工项目落户、医药城建设以及省实验室建设为契机,谋划好海东高新区管理机制、规划建设等工作;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积极培育发展创新主体,全力营造适宜创新和留住人才的创新创业环境,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不辜负新时代 凝聚发展磅礴力量

  当前,湛江既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干事创业的黄金期,又处于爬坡过坎的改革攻坚期。奋进搏击,方能不辜负这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全市党员干部正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责任情怀,推动湛江高质量发展。

  真抓实干的精神,像一条红线贯穿湛江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之中。去年以来,我市把打好“三大攻坚战”作为牵引全局的战略性任务,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精准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上半年全市累计实现贫困人口预脱贫15.26万人,占贫困人口的63.3%;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突出打好碧水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和净土防御战,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018年上半年与汕尾市并列全省第一。

  紧紧扭住“四大抓手”,是湛江补齐短板、夯实发展基础、谋求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今年湛江“海陆空”齐头并进,交通基础设施进入了大建设、大提速时期,取得历史性的突破,高质量发展短板逐渐补齐——湛江国际机场项目预可研报告已获国务院批准,征地工作全部完成,可望明年初正式动工;深湛铁路江湛段7月1日正式运营,湛江迈入高铁时代;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立项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力争年底动工建设;广湛高铁力争明年动工,合湛、张海、湛海等高铁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不久的将来,湛江将建成大通道、大港口、大路网、大枢纽,新机场、高铁、高速、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为四通八达、快捷连通国内外及周边省区的现代立体交通中心城市。

  对标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和湛江湾地理优势要求,我市优化城市发展规划,扎实推进中心城区和县城扩容提质。海东新区累计完成开发投资225.88亿元,建成项目68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扎实推进,城市美化、绿化、亮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目前,湛江市生态型海湾城市品牌越擦越亮,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有志之士前往投资创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湛江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我市牢牢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在全省率先出台《湛江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推动湛江农村“脱胎换骨”,全市兴起了发展农村经济的新高潮。

  波涛蓄势,起于涓滴。湛江大发展的序幕已经拉开,龙头项目引领的“产业航母”集群,迎来“星月同辉”、千帆竞发的迅猛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正迈入全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