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机场、港口,建设动态鼓舞人心。
纵贯、连横、接网,湛江交通日新月异。
两港、三环、四通,交通格局别开生面。
湛江,历史上曾因重要交通地位而兴,在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发展中,也曾一度出现交通设施发展滞后。近年来,这座交汇海陆的南方大城,进入了交通设施的高速发展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湛江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紧紧围绕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定位,深入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加快构建“三环四通”大交通格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呈现了海陆空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更上新的台阶。
大数据见证湛江交通发展速度
发展快不快,数字来说话。
五年以来,湛江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约325.7亿元。其中公路(含桥梁及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46.1亿元,铁路建设完成投资60.9亿元,港航建设完成投资75.9亿元。
——看铁路。建设59.74公里,完成投资约60.9亿元,提前建成广东西部沿海铁路茂名至湛江段,构建了粤西与珠三角之间的客货快速通道。东海岛铁路建设、黎湛铁路和河茂铁路电气化改造正在加快推进,计划今年完成;开工建设合湛高铁,基本完成茂湛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启动湛海高铁前期工作,推进谋划张海高铁。
——看公路。高速公路建设跨入高峰期,5条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开工建设4条高速公路220.5公里,完成投资约56.61亿元,汕湛高速公路湛江段将于今年底建成通车,东海岛至雷州高速公路、湛徐高速公路徐闻港支线加快施工,玉湛高速开工建设,汕湛高速公路吴川支线将于今年10月开工建设,湛江市环城高速公路进入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环城高速南三岛大桥力争今年开工,茂湛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计划明年开工建设。
普通干线公路全面加快建设。完成改造国、省道共815.9公里,投入55.9亿元,提升国省道、县道路面等级,全力推进“镇镇通快速”。建成广湛高速官渡出入口立交、东海岛疏港公路、湛江海湾大桥西连接线二期工程、海东快线;完成国道G325线麻章田寮村至遂溪徐屋村段、省道S285线吴川市龙首至市区段、省道S374线遂溪洋青至豆坡段等改造改建项目。湛江大道(省道374线市区路段改建工程)完成前期工作,调顺跨海大桥计划2017年开工建设。沿全市海岸线规划建设广东滨海旅游公路。
农村公路建管养协调发展。完成农村公路路面硬化3555.96公里,投入14.2亿元,居全省前列;完成乡道升级改造500.7公里,投入10.01亿元;完成危桥改造188座,投入1.5亿元,为实现农村客运“三个百分比”奠定坚实基础。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进一步完善。
——看港航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5.9亿元。建成宝满港区2个5万吨级(水工结构按靠泊12500TEU集装箱船舶设计)集装箱专业化码头,霞山港区30万吨级(结构预留40万吨级)散货码头,及25万吨和30万吨级宝钢湛江钢铁厂配套散货码头各1个。启动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湛江港亚士德航道前期工作。目前,湛江港拥有华南地区最深的30万吨级航道,最大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30万吨级散货码头,港口码头生产性泊位124个,其中万吨级泊位40个,年设计通过能力货物20797万吨、集装箱80万TEU,汽车334万辆,旅客1817万人次,吸引了一批临港重化、能源项目选址湛江。有序推进县域港口转型升级,徐闻港区南山作业区客滚码头动工建设。
——看机场。现有湛江机场航线增设航班加密成果显著,机场等级和服务能力大为提高,实现旅客吞吐量“三年翻番”。湛江国际机场迁建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基本完成,完成高标准高水平国际化的航站楼初步设计方案编制,计划2017年动工建设。新机场处于湛江市和茂名市的几何中心,辐射范围倍增。
——看枢纽站场。湛江火车西站、湛江等一批综合客运枢纽纳入交通运输部“十二五”建设计划。湛江火车西站站房建设已封顶,湛江临港物流园区的建设稳步推进。建设及改造海田客运站、麻章客运站、火车南站客运站、东海岛客运站,升级改造农村客运站15个。
——看交通运输能力。五年以来,湛江港货物吞吐量保持年均10%的增速,大幅领先全国沿海港口平均水平,湛江港已成为环北部湾首个、我省第三个2亿吨大港,去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完成2.56亿吨,同比增长12.4%,增长速度在全国沿海港口中名列前茅。湛江机场旅客吞吐量去年突破150万人次,今年上半年更是历史性突破100万人次大关,同比大幅增长47.7%。
身边的便利让市民增加获得感
湛江交通设施的高速发展,不单带来华丽的大数据,更给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出行便利。
退休的霞山市民福伯每天早上都乘公交去与老友“叹茶”,他明显感觉到,现在可选择的茶楼越来越多,因为公交线路、上落站越设越多。“昨天我们老友相约在赤坎喝早茶,今天到麻章喝茶。坐公交,挺方便!”
湛江市公交公司从湛江汽运集团脱离并独立营运,实现公交“政府主导、公交公办”。至今年上半年,湛江市市区公交车有1324辆,公交路线增加至101条,公交出行分担率达22.84%,市区建成区5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为100%,万人拥有率18.6标台/万人。建成海滨大道等一批公交专用道7条并实施“潮汐式”交通管理,公交提速成效显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公交出行。
常到开发区夜场玩的坡头市民小谢明显感到,现在夜班出租车的女司机越来越多。“过去,很少遇到夜班女司机的。”
湛江市区1193辆出租车实现全部安装监控摄像头及税控计价器,实现市区出租车车载监控设备全覆盖,不但加大了对服务质量的监控力度,还为夜班出租车司机行车更安心。
“回湛江,出行太方便了,坐公交有WIFI,连乡村都通了公交车,我现在每天都骑公共自行车逛街。”国庆中秋黄金周回湛探亲的小方表示。
湛江成为全国首个WiFi全覆盖公交的地级市,“湛江通”公交IC卡实现与全省“岭南通”的互通,可在全省其他各地级以上市互通互认,并成为全国公交IC卡互联互通的城市之一。近年来,湛江积极推进公共自行车系统项目建设,构建以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自行车、水上巴士为补充的城市综合公交体系。
国庆中秋假期多雨,退休工人兰姨从雷州市客运站回龙门镇街探望父母,身上干干爽爽的,没沾一滴雨。她表示,现在的车站功能越来越完善。
迄今,我市市内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均建成旅客进出通道风雨连廊。农村客运服务实现三个百分百(100%镇有站、100%符合通客车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和100%有候车亭)。开通道路运输服务“96990”一号通服务。
北部湾交通枢纽中心前景可期
在今年7月通过的《湛江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我市“十三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目标:全面提升湛江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构建北部湾交通枢纽中心。围绕这一总体目标的一系列工作正在加速推进。
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取得了新进展。广东、海南两省谋划建设琼州海峡经济带。成立琼州海峡北岸调度中心,加快推进琼州海峡实现统一调度管理。徐闻港区南山作业区客货滚装码头工程、湛徐高速公路徐闻港支线工程加快建设;徐闻港进港公路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扎实推进。琼州海峡北岸的港航资源整合工作预计在今年底完成。
湛江港发起“一带一路”港口联盟,加强与“一带一路”沿海国家港口、省内、国内重要港口合作。湛江港宝满集装箱码头外贸口岸实现对外开放,开通“湛江—越南—马来西亚”、“湛江—高栏—香港—盐田—蛇口—胡志明—洋浦—钦州”等班轮快线,湛江至东盟外贸航线增至7条。开通贵州—湛江—东盟集装箱海铁联运专列。开通湛江与泰国、柬埔寨直飞航线。
围绕建设北部湾交通枢纽中心目标,湛江的“两港三环四通五支撑”交通格局正在加快构建,引领湛江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振兴发展。
——“海空两港”扩容升级。
加快推进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规划建成亚士德航道一期、东海岛港区航道,打通宝满港区、东海岛港区与湛江港主航道的连接航道。加快开发建设宝满港区、东海岛港区,重点推进宝满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扩建及二、三期新建工程,中科项目配套码头工程等项目建设,有序开发县域港区,大力推进徐闻港区南山作业区滚装码头及广东大唐国际雷州发电厂配套码头等临港工业码头建设。合理规划建设游艇码头,推动规划建设南三岛国际邮轮母港,促进培育发展邮轮经济。加快湛江国际机场建设,加强与国内机场合作,大力拓展机场国际国内航线。强化双港集疏运体系支撑。建成东海岛铁路,动工并建成玉湛高速湛江段,加快高速公路、铁路港区支线建设,推动实现高快速公路、铁路直通港区。加快规划建设临港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完善现代港口物流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引导货运站场转型升级,打造海运强市,培育发展空港物流。推动构建海空丝路运输大通道,积极参与构建新海丝港口联盟,争取开通湛江至“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航线。
——加快打造“三环四通”交通格局,提升枢纽地位。大力推进高快速铁路建设。加快建成合湛铁路,完成河茂铁路、黎湛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湛海高铁,配合谋划建设张家界至海口高铁,实施茂湛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规划建设广州至湛江客运专线,实现湛江高铁2-3小时通达珠三角。建成东海岛铁路,规划建设粤海铁路乌石支线、东海岛铁路东海岛港区支线和宝钢港区支线,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推动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建成汕湛高速湛江段,动工扩建沈海高速茂名至湛江段,加快建设玉湛高速湛江段,打通北向出省高速通道。建成东雷高速、湛徐高速徐闻港支线,实施湛江海湾大桥西连接线高速化改造工程,建设汕湛高速公路吴川支线。动工建设湛江环城高速南三岛大桥,启动东海岛至南三岛海底隧道前期工作,基本实现湾区高速成环。谋划建设湛徐高速草潭、江洪、乌石、东里、角尾、前山支线和渝湛高速龙头沙支线,推动构建雷州半岛鱼骨状高速公路网。加强区域干线公路建设。动工建设调顺跨海大桥、南三岛环岛公路、湛江大道(省道374线市区路段改建工程)等干线公路,争取全市所有国道达到一级公路标准、全市所有省道达到二级公路或以上标准,打造升级版“镇镇通快速”。全面改造升级农村公路,完成县乡道改造1000公里、危桥改造73座、渡口改造/渡改桥20座,实现所有自然村通硬化道路。构建完善综合枢纽体系。规划建设湛江新机场综合客运枢纽、湛江西站综合客运枢纽、海东新区综合客运枢纽、徐闻港综合客运枢纽。推进遂溪县、徐闻县、雷州市等县域二级以上客运站建设,实现二级及以上客运站县域全覆盖。依托邮轮、游艇码头及便利的陆上交通设施,推动规划建设海上客运枢纽中心。
——全面构筑“五个交通”支撑工程,实现小康交通
坚持以服务民生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路径,以规范安全为保障,统筹推进民生交通、绿色交通、智慧交通、法治交通、平安交通“五个交通”建设,全面夯实现代综合大交通建设发展基础。
——推进建设民生交通。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公交优先发展保障措施,争创省级公交示范市,启动“公交都市”创建。完成公交专项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常规公交,加快发展水上巴士,适度增加出租车运量,完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水平。加大公交发展投入,更新或新增公交车750台,新辟公交线路50条1250公里以上。加大公交枢纽站、首末站建设力度,推进公交无缝对接汽车站、火车站和直通主要景区。稳妥推进短途农村客运公交化进程,争取完成市区客运班车公交化改制。推进发展旅游公交,增加水上观光巴士航线,适度发展双层巴士旅游公交。适时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优化农村客运班线,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鼓励各县(市)发展公共交通。推进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打造便民快递配送体系。
——推进建设绿色交通。制定交通节能减排行动方案,全面推进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大力推广运用新能源交通装备,增加纯电动公交车、电气混合公交车投入,鼓励使用新能源船舶,进一步提升交通工具绿色环保水平。落实脚印城市发展举措,提升公交出行吸引力,倡导绿色出行方式。
——推进建设智慧交通。加快公交智能化系统建设,完成构建公交智能调度平台,提升公交智能调度、动态监管水平。推进建设公交电子站牌,升级完善湛江公交手机APP,打造公交智能出行示范线。推进实现三级以上客运站联网售票,提供出行方案服务,构建全程出行链。推进“互联网+”旅游交通、货运服务,提升交通市场供需对接效率。
——推进建设法治交通。加快城市公交运行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购买公共交通服务制度和财政补偿机制。争取调整优化湛江港湾内航道管理体制,实现湾内湾外航道统一管理。同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配合公布交通领域权力清单。坚持市场化方向,进一步深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交通综合执法,严格依法执法,规范执法行为。推动出台《湛江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等一批行业管理规章制度。
——推进建设平安交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源头治理,严格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建立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库,与有关部门互通互报企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强化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大应急演练力度,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深入开展各种平安交通专项活动,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加强车辆动态监管,以技术手段严防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林小军 吴建韬 吴其彪